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机械制造》
本杂志是1950年创刊的机械、仪表行业的核心期刊,是经国家商标局作刊名商标注册的中国唯一合法的《机械制造》杂志,是传播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产品信息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半个世纪以来,本杂志对我国几代机电专业人士产生的并正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机电行业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企业、设计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中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开发、制造设备应用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企业规划、管理、营销等的专业人士。慧眼聚焦、专题报道、研究与开发、制造材科、机电一体化、工艺设备、检测、管理质量营销、现状趋势战略、新品速递、技术讲座、经验交流、技术招标、动态信息、设计参考、机电超市等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实用性较强的栏目。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6
国内刊号:31-1378/TH
国际刊号:1000-4998
♦ 主要栏目: 慧眼聚焦 专题报道 现状·趋势·战略 研究·开发 制造·材料 工艺装备 检测 改装·维修
♦ 获奖情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地方优秀期刊一等奖(90),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97第二届),上海市科协系统科技期刊课题一等奖(94第三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
♦ 主管单位: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 主办单位: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
联系方式
主编:施明
电话:021-63292023
邮编:200070
邮箱:jixiezhizao@126.com
地址:上海市中兴路960号2号楼415室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0日出版。

2023424日星期一

                

 

《机械制造》征稿简约

202302期信息】

 

《机械制造》杂志创刊于19503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之一,荣列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深入人心,《机械制造》第一时间关注机电行业中的新科技、新工艺、新产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大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与服务。

《机械制造》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编辑部将按照规范程序对每一篇来稿进行仔细评审,并经编委审阅,方可录用。《机械制造》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凡录用发表的来稿将同时通过以上途径进行互联网与数字化传播,若作者不同意对来稿进行互联网与数字化传播,请在投稿时声明。

投稿3个月未收到回执或稿件处理通知,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经编辑部同意后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稿件如被录用,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来稿文责自负,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均需译为英文。文稿中的文字、数字、量、单位和符号请按有关国家标准书写清楚,正文及公式中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以及字母、符号、数字的上下角关系应明确,易混淆的字母、符号、数字等需标明。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请将作者联系方式注明,以便编辑与作者及时联系沟通。

文中首次出现的简称或缩略语应先写出中英文全称后才能直接使用。正文中1级标题用12…2级标题用1112…3级标题用111112…。插图不宜过多,且需为黑白格式,对比分明,层次清晰。文中插图下方按图1、图2…顺序写明图号和图题。表号按表1、表2…顺序和表题居中放在表格的上方,表号、表题对应正确,表中重复出现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在文稿末尾注明交稿日期,如属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请务必在文稿首页地头处写明,并附相关证明文件。

参考文献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一般要求10篇以上,其中6篇必须是近5年出版的文献。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同一文献在文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外,参考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几种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图书:[序号]作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M].其他责任者.版本(1版免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2)期刊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其它题名信息[J].刊名,出版年,卷():起止页码.

(3)论文集论文:[序号]作者.题名[C//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学位获得年.

(5)专利:[序号]申请者或所有者.名称: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科学技术报告:[序号]作者.题名:编号[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标准:[序号]名称:标准号[S].

文献作者3名及以内全部列出,4名及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中间空格,姓均大写,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