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移动通信》
本刊创刊1977年,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主办的移动通信领域的专业技术刊物。《移动通信》紧跟行业热点、推介前沿技术、交流行业市场的动态,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多次被评为信息产业部优秀电子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办刊宗旨:促进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普及和提高移动通信技术。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1.44
国内刊号:44-1301/TN
国际刊号:1006-1010
♦ 主要栏目:月度专题 产业观澜 网规网优 技术创新 研究与探讨 设计与实现 业务与运营
♦ 获奖情况: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1-2002年度信息产业部优秀电子科技期刊奖,2003-2004年度信息产业部优秀电子科技期刊奖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
♦ 主管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广州通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联系方式
主编:刘宗祥
电话:020-84119959;84203943;84118643
邮编:510310
邮箱:editor@mbcom.com
地址:广州市新港中路381号(广州市1003信箱9分箱)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ydtx.cbpt.cnki.net

http://www.mbcom.cn

3、刊内邮箱:editor@mbcom.cn

4、刊内电话:020-84119959(编辑)

020-84118640(投稿咨询)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5日出版。

6、刊内微信公众号:移动通信编辑部

            2022620日星期一

                            

 

《移动通信》征稿简则

202205期信息】

 

本刊园地公开,凡具原创性、与移动通信有关之技术研究、行业分析、方案探讨等,均欢迎赐稿。来稿以行文简洁、结构严谨、观点独到为佳,撰写体例请参考本刊最新期刊,并请具齐作者简介、联系方法及清晰近照。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国内外文献索引、文摘、全文数据库和出版网站收录,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投、审及修回流程均在线上进行。请作者、审稿人登录 https://ydtx.cbpt.cnki.net/ 进行账号注册和投、审稿。账号一经注册长期有效,请及时收藏该网址。此后所投稿件的状态信息与微信同步,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移动通信编辑部”(微信号 ydtxbjb)进行稿件状态查询。

本刊已加入 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投稿时需提供文章的 OSID 二维码,并提供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ORCID号,具体操作流程参见投稿系统中的“投稿须知”。

如有疑问请询:

黄耿东(020-84119959huanggengdong@mbcom.cn

                                           《移动通信》编辑部

 

《移动通信》投稿模板

【官网信息】

 

为使来稿格式更符合国家科技期刊格式标准,根据常见的一些问题,敬请广大作者遵循以下要求:

1、字数

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简练,5000字以内,采用科技论文的标准格式。

2、题名

中文题名不应超过20个汉字,不宜用动宾结构,而常用偏正结构,并译成相应的英文题名。当一个标题不足以表现全文内容时,可以加副标题。

3、作者及工作单位

1)中国作者的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氏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不同工作单位的,在姓名的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中间用隔开。

2)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及邮编。有多个工作单位的,工作单位之前加上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及“.”,中间用隔开。工作单位的英译文给出全称,不用缩写词(系名除外)。邮编之后加“, China”

4、摘要

1)中文摘要为200字左右,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等词语。

2)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准确译出。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式。

3)中文摘要前加【摘要】,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

5、关键词

1)关键词38个,按GB/T 3860的原则和方法选取。

2)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3)中文关键词前加【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加“[Key words]”

6、中图分类号

在中文关键词的下一行,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给出本篇文章的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查询网站:http://ztflh.jourserv.com/

7、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后标注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8、图、表和公式

图(表)要有图(表)序、图(表)题和文中引用。图表中除指令、运算符、单位、特定标称外,字符均为中文。图不能用扫描方式录入,尽量用Visio绘制,并请投稿时附上图片原文件。公式不能用截图方式录入,除分式、微积分等之外,尽量在Word里直接输入,以便排版,其余请用MathType公式编辑器。

9、基金项目

获某项基金项目资助的稿件,请注明资助基金名称、项目编号和项目名称。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中间用隔开。

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论文正文部分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采用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其形式主要分为6类:

1)期刊:[序号] 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 其他题名信息, ,(): 起止页码.

2)专著:[序号] 责任者. 书名[M]. 其他责任者(任选).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序号] 责任者. 论文题目[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

4)会议论文集:[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5)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6)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及载体标志].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或访问路径.

11、作者简介

来稿须附有作者简介和相片。简介包括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任职单位、研究成果、研究方向等,相片是电子版,大小300kB以上。若作者多于3个,只列出前3名的简介与相片。

12、注意事项

1)投稿网页:http://ydtx.cbpt.cnki.net/;联系人:杨思颖;联系电话:020-84118640

2)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E-mail

3)在校学生投稿必须先征得导师同意;如有泄密、数据不实、一稿多投、剽窃等不良行为,由本人负责。

4)谢绝一稿多投,请保证稿件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

5)本刊内容将提供给国内多家网站,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相关网站。若有不同意见,请在来稿中注明。

欢迎您惠赐佳作,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移动通信》编辑部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