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五台山研究》
本刊是一份多学科的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相关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指导,通过对五台山佛教文化,佛教理论,佛教思想,佛教创造与实践的全方位发掘与研究,以达到钩沉佛学资源,创新佛学理论,活跃佛学学术弘扬佛学真谛,进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目的。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19
国内刊号:14-1080/B
国际刊号:1000-6176
♦ 主要栏目:佛学研究 五台佛学 文殊研究 名胜博览 文物精华 禅林清韵 名人高僧 僧风名俗
♦ 获奖情况:山西省一级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SCI
♦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五台山研究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
联系方式
主编:崔正森
电话:0351-5691860
邮编:030006
邮箱:wtsyj_001@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如果无自动回复说明没有投稿成功,需要重复投递)

2、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30日出版。

3、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3110日星期二

                    

 

《五台山研究》投稿须知(附格式要求)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原创 五台山研究 五台山研究 2023-04-11 11:03 发表于山西

一《五台山研究》简介

《五台山研究》1985年创刊,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佛教文化为主体内容的多学科、综合性的学术刊物。现为山西省一级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要栏目:宗教中国化理论研究、佛学研究、佛教艺术、生态环保、遗产保护、文殊研究、五台山学专论等。

二稿件类别

本刊主要刊发有关佛教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五台山学方面原创文章,字数要求8000-10000字。本刊坚持以质取文原则,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刊发五台山学、文殊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三投稿方式

本刊采用邮箱投稿,不接受纸质版稿件,投稿邮箱:wtsyj_001@163.com。为方便联系作者及稿费发放,来稿须写明单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

特别提示:以上邮箱是本刊唯一投稿方式,本刊自创刊之日起,从不收取任何形式的代理费、版面费、审稿费等,且一直坚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向作者支付稿费。如有不法分子假借我刊名义骗取费用,请各位作者自觉抵制、谨防受骗。

四注意事项

(一)本刊严格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如发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重复投稿、一稿多投等现象,本刊将永久拒绝该文章作者投稿,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二)来稿一经发表,版权即属于本刊编辑部所有(包括电子版权)。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来稿中若无特别说明,即被视为发表后同意编入该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费次性给付。

(三)投稿须按照本刊论文格式规范写作(见后)。

稿件格式要求

一、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反映论文主旨,尽量避免采用副标题。同时附上英文标题。

二、摘要、关键词:摘要应简明扼要,能客观、真实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200字左右。

关键词每篇3-5个,以分号隔开,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的名词性术语。

三、正文:

(一)文内章节标题:序码按级别分为一、(二)“3.”,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层次。

(二)正文字体采用四号宋体。

四、参考文献:

本刊采用文末参考文献,内文中一般不加注释。参考文献格式采用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普通图书:标明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示例:[1]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期刊论文:标明作者、篇名、刊名、卷期。

示例:[2]玉卿.有关文殊师利的经典[J].五台山研究,20063.

3)学位论文:标明作者、篇名、学校及学位信息、年份。

示例:[3]赵改萍.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及影响[D].西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4)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与来源文献之间加双斜线“//”

示例:[4]梁启超.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梁启超佛学文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5)报纸文献:标明作者、篇名、报纸名称、出版日期。

示例: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2000-11-20.

6)电子文献:标明作者、文献名、载体类型(标志代码)、日期。

示例:[6]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

五、其他说明:

(一)文章有基金项目的,应注明名称、来源和编号。

示例: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称《诤正理论》译释及研究20CZJ004)。

(二)下一条参考文献与上条参考文献相同时,应采用同一编码,如前文已引用某文献,编为[1]号,后文出现同篇文献时也应编为[1]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