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教学与研究》
本刊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服务,同时发表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教学与研究》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读者对象是高校、各级党校、各类成人院校的理论课教师,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者,以及有关学科的大学生、研究生。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1.66
国内刊号:11-1454/G4
国际刊号:0257-2826
♦ 主要栏目:本刊专稿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学术评论 研究述评 国外社会主义跟踪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当代西方思潮评介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马克思主义类核心期刊,新闻出版署双效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CSSCI,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方式
主编:靳诺
电话:010-62511680
邮编:100872
邮箱:jiaoyuyan@263.netjiaoyuyan@sina.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xxxxxxxxx提示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jxyyj.ruc.edu.cn/

 (202302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5日出版。

4、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344日星期二

                

 

《教学与研究》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一、本刊是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53年创刊,办刊宗旨是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服务,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刊秉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前沿性、创新性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学术特色。

二、本刊鼓励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倡导扎实和严谨的学风,注重学术规范。来稿如出现学术不端现象(如侵犯了他人著作权、一稿多投、抄袭等),其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均由作者自负。

三、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时请作者将姓名、所在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单放一页,正文中不得出现任何反映以上个人情况的信息。

四、来稿以10000字为宜。来稿请附:中英文论文题目全称,要求中文题目用汉语,不得用英文及缩写。中英文摘要(200字以内),要求客观阐释论文的主要观点,不加主观评论和价值判断。最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中英文关键词3-5个。

五、来稿如系课题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须列示课题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采用统一标识格式示例为: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成立60年基本历史经验研究(项目号:08ADJ003)的阶段性成果(或结项成果)。所列示的基金项目不得超过两项。

六、 文献采用页下注格式,文献出处必须是正式出版物。引文文献格式:正文中格式,① 每页编排序号,一般用①、②;同页文献重复的罗列,如①②③。

(一)中文页下注

1.著作

①赵曜等主编:《科学社会主义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第5页。

2.杂志

②张凤阳:《在民主共和之间——关于现代西方政制模式的一项逻辑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报纸

③《彭真阐述理想、民主和法制》,《人民日报》19861127日。

4.论文集

④里查德·达格:《共和主义公民权》,载[]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主编:《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⑦张三:《》,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

(二)外文页下注

1.著作

Alastair Iain Johnston, Social State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1980-200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24-25.

2.杂志

Martha Finnemore and Kathryn Sikkink, “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8524):887-917.

3.论文集

Peter Gourevitch,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in Walter Carlsnaes, Thomas Risse, Beth Simmons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2003, p.318.

(三)电子文献

徐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20121112日,http://www.zhb.gov.cn/ zhxx/hjyw/201211/t20121112_241815.htm.

The Pew Center, “Faith on the Move: The Religious Affili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nts”, March 8,2012, http://pewresearch.org/pubs/2214/religion-religious-migrants-christians-muslims-

jews?src=prc-newsletter.

七、本刊来稿一律不退,敬请作者谅解。若作者投稿之后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八、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来稿一经刊发,即致稿酬及样刊两本。

九、本刊对拟采用的稿件有酌情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特别声明。凡刊发于本刊的稿件,其著作权均由本刊和作者共同享有,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已在稿酬中一次性给付,本刊不再另行支付。如作者不同意刊发的稿件被本刊所授权的相关转载、摘编、收入论文集以及数字化方式上网、下载、复制、汇编、发行、传播等用途,请在来稿时作特别声明。无特别声明者,作者向本刊投稿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规定。

《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20209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