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主要栏目文物学说保用视野管理纵横纵观全局花果荟萃传统技艺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46
国内刊号:11-5285/K
国际刊号:1674-9677
♦ 主要栏目: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普刊
♦ 主管单位:国家文物局
♦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学会
联系方式
主编:刘曙光
电话:010-84617560
邮编:100029
邮箱:zgwwxh@hotmail.com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东路高原街甲二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四期。

3、本刊不收取版面费。

202326日星期一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征稿、征订启事

202204期信息】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本刊系文物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同时涉及文物研究、利用、管理等,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的科学发展,以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管理水平。欢迎国内外同人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设有诸多专题栏目,其主要有:《理论与方法》,论述文物工作理念、政策、体制措施等理论问题,展示文物工作的改革、创新、实践的成果经验;《保用视野》,扩展文物概念、品类和被忽视、被遗忘文物史迹的视野;《史志钩沉》,记录历史上保护文物的重要人物、事件等文字与口述史实;《数字文博》,介绍现代新科技与新技术在文物领域的应用与实践;《展览与展示》,推广展示、展览的新理念、新技艺、新方法、新成果、新经验;《文物认知与保护》,推介传统与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科研成果的经验。

来稿应包含题目、作者、提要、关键词、正文、注释等内容,一般文章长短皆宜,但以不超过8000字为佳,论文观点要明确,相关资料务求翔实、可靠,论证要求严密、科学,引文准确无误。来稿中所提供的图片应标注清楚图片来源,注释一律采用连续编号的文尾注,项目要求完备、准确。文章着重于综合性理论探讨。

来稿请附详细的作者信息,如工作单位、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等,以便及时联系。来稿务请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关于著作权的相关法律以及文字、标点符号、数字使用的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同时在正文前加写150字内的提要

来稿请发电子邮件至本刊编辑部邮箱(zgwwxh@126.com)。本刊有权对稿件压缩和删改,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如稿件发出四个月未回音,作者可自行处理。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读者可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编辑部订阅。每期定价20元人民币,全年80元人民币。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