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当代中国史研究》
本刊系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简称国史)的学术论文、译著以及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资料、国内外研究论著和观点的评介、综述等,报道学术信息。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66
国内刊号:11-3200/K
国际刊号:1005-4952
♦ 主要栏目: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 纪念张闻天诞辰100周年 文摘 重要文献选登 批评与争鸣 国史纪年 国史札记 地方史志研究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历史学类核心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SCI,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
联系方式
主编:张星星
电话:010-6657230466572318
邮编:100009
邮箱:ddzgs@iccs.cn
地址:北京市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刊。

3、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刊内信息)

         2022816日星期二

                             

 

《当代中国史研究》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一、《当代中国史研究》秉承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办刊方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赐稿。

二、本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唯一专业学术期刊,刊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民族、宗教、生态环境等史学类原创性学术文章。

三、本刊主要开设栏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史理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与科技史、社会史、国防与军事史、外交史、区域史、地方史、部门史、口述史、重大事件回顾、人物研究、 海外观察、国史札记、国史编年、国情调研、学术述评(综述)、图书评介、学术动态等。

四、稿件请附 300—500 字中英文摘要和 3—5 个关键词。

五、稿件若有基金支持,请注明基金来源、名称及编号。

六、来稿须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符号及数字使用的法律和技术规范。

七、文章中凡涉及中央文件、政策法规、领导人讲话、档案文献、数据及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等,均需注明出处。引文务必准确无误,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脚注), 具体要求详见本刊文献注释技术规范(亦可在本刊采编平台及微信公众号查阅)。

八、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和编辑部三审制相结合的审稿制度,作者个人信息 务请另页附上,包括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及邮政编码、电话、电子信箱等。

九、本刊唯一投稿系统为 http://ddzgs.ajcass.org,来稿勿寄个人。编辑部电话:010-66572531665725326657253366572340

十、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技术性修改,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十一、来稿一律不退还原稿,编辑部将在三个月内告知审稿结果。若超过三个月仍未收到审稿结果,请与编辑部联系。请勿一稿多投,严禁剽窃行为,违者将追究 相关责任。

十二、本刊未与任何代理投稿公司合作,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来稿一经发表即付稿酬并赠送样刊。

十三、稿件一经录用,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将转让予《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

十四、凡向本刊投稿者,皆被视作遵守上述约定。

《当代中国史研究》文献注释技术规范

2021 4 月修订)

本刊自 2020 年第 1 期开始执行页下注(脚注)。鉴于一些作者对我刊注释不甚清楚,结合我刊编辑工作的实践和兄弟刊物的经验,本刊对原有文献注释技术规范进行修订补充,以使《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编辑工作更加严谨、规范,敬请广大作者垂注。

一、总

(一)稿件一律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单独编号,不使用尾注。

(二)每个注释都应有独立的注文,不得将散在各处、出处相同的注合并标注, 亦不得用同上”“同注①等注法。

(三)一个自然段的引文引自同一出处,在该自然段的最后一并标注出处。连续几个自然段的引文引自同一出处,在每个自然段的最后标注出处;也可以在第一自然段最后的注释中注明:本段及以下几段均出自……”

(四)再次引证时文献信息如责任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及时间等要素均须保留。

二、注释格式

(一)普通图书

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责任者 / 文献题名 / 出版地 / 出版者出版年 / 页码(页码 跨页时用“—”连接,所引内容不止 1 页而又不连贯时,页码之间用顿号隔开)。

1. 责任方式为”“均省略,在责任者后加冒号;如果有多个责任者时, 只取第一责任者姓名,其后加字。口述、整理等责任方式不省略。

示例: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 页。

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年版, 39—40 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75179—180 页。

薛攀皋口述、熊卫民整理:《科研管理四十年——薛攀皋访谈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30 页。

2. 明显可以从书名中了解责任者信息的选集、文集、回忆录等图书,以及责任 者为团体、组织、机构等集体责任者时,均可省略。

示例: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1 页。

《杨尚昆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9 页。

《毛泽东年谱( 1949 — 1976 )》 2 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 年版, 98—99 页。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5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13 页。

3.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置于书名之后、出版者出版年之前。

示例:

〔美〕傅高义:《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凌可丰等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2013年版,第47页。

(二)现代著作(或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文集责任者 / 文集题名 / 出版地 / 出版者出版年 / 页码。

示例:

陈夕:《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345—368 页。

一些通行的文献集不标注析出文献,如《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毛泽东选集》等。

(三)著作、文集的序言、引论、前言、后记

1. 序言、前言作者与著作、文集责任者相同。

示例: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序言第 1 页。

2. 序言的标题不析出。

示例:

傅敏:《傅雷家书(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年版, 序言第 2 页。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自序第 2 页。

(四)内部编印图书、资料集等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

文献题名 / 编印责任者及时间 / 页码。

示例:

《德州文史》第 12 辑,政协德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5 年编印,第 76—82 页。

《中国科学院资料汇编(1949—1954)》,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1955 年编印,第 35页。

(五)古籍 根据古籍版本的不同可选择以下不同的标注方式:

1. 现代出版标点本或影印本古籍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责任者(必要时加注责任方式)/ 文献题名或其他题名信息(如卷次、篇名,同一责任者著作中的篇名原则上作为古籍题名的一部分,而不视 为析出文献)/ 出版地 / 出版者出版年(必要时加注其他版本信息)/ 页码。

示例:

袁大化修、王树楠等:《新疆图志》卷 48《礼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影印本,第 443 页。

《明史》卷 282《儒林一·罗钦顺传》,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年版,第 7237 页。

2. 现代出版标点本或影印本古代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析出文献责任者 / 析出文献题名 / 文集责任者(必要时加注责任方式)/ 文集题名或其他题名信息 / 出版地 / 出版者出版年(必要时加注其他版 本信息)/ 页码。

示例:

罗大经:《鹤林玉露》,《宋诗话全编》卷 7,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7637 页。

(六)连续出版物(报纸、期刊等)析出文献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责任者 / 文献题名 /(中国大陆以外出版的中文报刊出版 地)期刊名 / 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1. 报纸 标题只注一级题,省略副标题和日期,凡作者为报社记者、摄影记者均省略作者名。

示例: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 民日报》2017 10 28 日。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开幕》,《人民日报》1955 6 2 日。

2. 期刊刊名与其他期刊相同,也可括注出版地点,附于刊名前,以示区别;同一种期刊有两个以上版别的引用时须注明版别;影印或其他方式出版的合订本版本信息。

示例:

吴艳红:《明代流刑考》,《历史研究》2000 年第 6 期。 王晴佳:《中国二十世纪史学与西方——论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台北)《新史学》1998 年第 1 期。

《论东亚事宜》,《清议报》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中华书局 1991 年影印本, 总第 89 页。

黄义豪:《评黄龟年四劾秦桧》,《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7 年第 3 期。

(七)外文文献(以英文为例)

以该语种原文标注,并尊重原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 著作、著作中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注项与顺序同中文,但须用英文标点,即责任者与题名间用英文逗号,著作、报刊题名为斜体,析出文献题名为正体 加英文引号,出版日期为全数字标注,责任方式、卷册、页码等用英文缩略方式。

示例:

1. 著作

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1300-16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1992, pp.19-28.

2. 译著

M.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by William Marsden, Hertfo-rdshire: Cumberland House, 1997, pp.55, 88.

3. 编著

T.H.Aston and C.H.E.Phlipineds., The Brenner Debat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5.

4. 著作(文集)析出文献

R.S.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and”, in R.I.Rotberg and T.K.Rabb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p.79.

5. 期刊析出文献

Heath B.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April,1993, pp.199-215.

(八)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包括以数码方式记录的所有文献(含以胶片、磁带等介质记录的电影、录影、录音等音像文献)。

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责任者 / 电子文献题名及其他题名信息 / 网站名称 / 获取 和访问路径 / 引用日期。

示例:

杨艳秋:《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史研究》,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814/c4053131293659.html2019 8 15 日。

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 年第 1 期,http://www.literature.org.cn /Article.asp?ID=1992007 9 13 日。

(九)档案等未刊资料

1. 档案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责任者 / 题名及日期 / 馆藏地 / 档号。 档案号之间为“-”如:1985-27-31-4

示例:

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关于深圳足球场基建工程投资问题的批复(1977 10 13日)》,广东省档案馆:253-2-268 中共五莲县委:《冬季生产备荒与总结评比工作综合报告(第 1 1950 1 10 日)》,五莲县档案馆:1-2-12-6

2. 日记及书信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日记名(时间)/ 收藏地或人。

示例:

××× 日记(× × × 日)》,××× 收藏。

×× ×× 的信》,××× 收藏。

3. 口述访谈 示例:

2019 5 23 日笔者(或 ×××)对 ××× 的访谈记录。被访谈人姓名, 性别,出生日期,籍贯,主要经历或扼要介绍。

4. 学位论文

标注的项目及顺序为:论文作者 / 论文标题 / 学位授予单位、时间及论文等级 /页码。

示例:

赵天舒:《1950 年代前期中英关系与台湾问题》,南京大学 2015 年硕士学位论文, 21 页。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刊已许可专业网络学术传播机构(如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网络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