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双月出版。
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
《水士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2022年01期信息】
《水士保持通报》创刊于1981年,为双月刊,中文版。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刊号为:CN61-1094/X,ISSN1000-288X,约360页期。目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库》和《中日科技振兴机构中文数据库》等收编。人选《农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级)》和《水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级)》。
《水土保持通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紧密跟踪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及水十流失治理与区域发展动向,全方位报道本学科和地学、农学、林学、水利、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边缘及交叉研究领域的学术、技术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阶段性成果,积极推动本学科快速发展。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刊设有试验研究、水保监测与应用技术和综合研究3个固定栏目,以及专家论坛、专家介绍、研究进展、新书推荐等非固定栏目。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朋友惠稿!
1 主要报道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现阶段主要报道的内容包括如下方面:①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影响因子、过程及机理等最新阶段性基础研究;②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演变动态监测、监督、评价和预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新措施、新技术的研发及相关学科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研究;③滑坡、泥石流、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等水土流失灾害及极端气候条件下水土流失调查、预警及防治研究;④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以及水土流失地区旱地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及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研究;⑤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国土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政策、措施,及其对碳汇能力提升、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和对策研究;⑥水利水保工程设计、布局、效益、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及灌区生态环境效应评估;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理论、生态设计管理政策等研究;⑧流域面源污染、水沙变化,水土保持区划、规划和管理政策,以及水土保持法规执行效果研究;⑨水土保持等科技示范园建设及农村生态环境改善试验示范研究,有关乡村振兴典型经验、创新机制与地域模式等研究;⑩国外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其治理措施、管理机制研究,以及有关全球性重大决策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
2 投稿要求及处理程序
请务必通过《水土保持通报》官网投稿系统(欢迎访问《水土保持通报》网站】提交稿件,有关国体要求请参见官网首页的投稿须知1条款。来稿篇幅一般应为8000~12000字符,要求选题新颖,论点明确,论据详实可靠目时效性强。图表应清晰,体例规范。专业术语准确,推理逻辑严谨,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研究成果一般应该为原创,第一作者须是试验或调查的主要参与者。本刊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一般会于7个工作日内根据办刊宗旨、报道范围、选题方向及信息质量等要求横向比较,批量初审。初审通过稿件会送给至少两位同行专家复审。本刊审稿周期一般为1个月,对重大、重要及热点选题文意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加强审理并即时发表。发表在专家论坛栏目的稿件免收版面费,且稿费从优。期刊出版后每篇论文作者可获赠2册样刊。
学术不端防范及著作权声明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期刊学术质量的有关要求,为了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本刊官网设置有论文相似度和万方查重检测。经审稿采用的稿件在编辑加工前会上传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再次进行检测,并与作者签定论文学术诚信承诺及版权转让协议。来稿发表后,论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期可编辑版权属本刊编辑部所有。为了提高期刊发表论文的传播效率,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博看网,电邮阅读网,以及万方、超星、维普数据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和网络传播本刊发表的全部论文信息。本刊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已包含所有著作权使用费,向本刊提交论文的所有署名作者将被视为同意上述声明。
编辑部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研究所邮编:712100
电话:029-87018442
官方网站地址: http://stbctb.alljournal.com.cn/ ch/index.aspx
Email:bulletin@ms.iswc.ac.cn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