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敦煌学辑刊》
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先后发行46期,从2005年起,本刊从原来的半年刊改为季刊,经过二十余年的风雨,本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成为敦煌学研究交流的重要窗口。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季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24
国内刊号:62-1027/K
国际刊号:1001-6252
♦ 主要栏目:敦煌文献 佛教艺术 吐鲁番研究 敦煌语言文学 敦煌学史 河西史地
♦ 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CSSCI,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联系方式
主编:郑炳林
电话:0931-8913310
邮编:730020
邮箱:dhxyjs@lzu.edu.cn
地址:兰州大学一分部衡山堂五楼兰大敦煌研究所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xxxxxxxxx提示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出版。

3、不收取审稿费和版面费。

202344日星期二

              

 

《敦煌学辑刊》简介

【官网信息】

 

2020-10-22 22:46    来源:敦煌学研究所    作者:Admin

《敦煌学辑刊》是由兰州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办的以刊载敦煌学学术论文为主的专业刊物。《敦煌学辑刊》于1980年试刊,是国内最早创办的敦煌学专业学术刊物,2005年经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改为季刊发行至今。目前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刊报刊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截止20226月,《敦煌学辑刊》已出版了116期。

《敦煌学辑刊》主要分为敦煌历史、敦煌地理、敦煌文献整理、西北史地、石窟艺术研究、敦煌胡语文献、 读史札记、研究动态等常设栏目,刊发敦煌与丝绸之路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学术信息平台。

《敦煌学辑刊》投稿及联系邮箱:dhxyjs@lzu.edu.cn

联系电话:0931-8913310

 

《敦煌学辑刊》来稿撰写格式

【官网信息】

 

一、纸质正文用宋体五号字,独立引文用楷体五号字,设置1.5倍行距。

二、请规范使用简体字,一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三、文内所分层级,依次标示为“ 一、二、三……”“() () () ……”“1. 2.3.……”“(1)(2)(3)……”。

四、文中首次涉及某古代年号时,括注公元纪年,如:建元元年(140)、武德九年(626)

五、独立引文每段首行前空四格,回行前空二格。 所有引文均须核实无误,援据版本当力求精善,征引“二十四史”等基本典籍,应关注是否已有最新点校修订本。

六、注释采用页下注,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等信息标注于首页第一个注上面。如: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文章题目之下标注作者、回行在圆括号内注明作者单位(至二级单位)、单位所在省份、城市、邮编。如:

西汉敦煌郡移民研究

魏迎春  郑炳林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七、正文中的注码置于逗号、句号之前或引号之后,独立引文的注码置于文末标点之后。注释中古籍之卷数用中文数字(序数词用简式),丛书、套书之册数及刊物之辑、卷、期、号、页数等均用阿拉伯数字。注释不避重复,勿用“同注几”“同上注”“同前注”等形式。体例如下:

(一)征引基本典籍的整理本( 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首次出注时须注明作者、书名、卷次、篇章、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等,再次出注时省去出版机构、出版时间。如:

[]司马迁撰《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2014 年,第435页。

()征引敦煌文献,编号按照通行准则,如英藏敦煌文献用S.、法藏敦煌文献用P.、俄藏敦煌文献用Дx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用BD,首次出注时须注明图版或录文所据,如:

P.2005《沙州都督府图经》,图版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364页。

S.3393《王梵志诗一卷》,录文见郝春文主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6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59181页。

S.10《毛诗郑笺》,图版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为部份)》第1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三)征引一般古籍的整理本,首次出注时须注明作者、整理者、整理方式、书名、卷次、篇章、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等,再次出注时省去出版机构、出版时间。如: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2汉武帝征和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72页。

[]李德裕撰,傅璇琮、周建国校笺《李德裕文集校笺》卷19《谢恩改封卫国公状》,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456页。

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36,《大正藏》,第2册,第750页。

() 征引今人论著,首次出注时须注明作者(外国作者前加方括号标示国籍)、书名、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等,再次出注时省去出版机构和出版时间。 如:

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页。

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107页。

[]尾崎康著,乔秀岩、王铿编译《正史宋元版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8 年,第604页。

() 征引期刊、集刊论文,首次出注时须注明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页码等,再次出注时省去刊物名和刊期。 如:

    魏迎春、郑炳林《西汉敦煌移民研究》,《敦煌学辑刊》2021年第1期,第41-49页。

    杨铭《吐蕃时期沙州永寿寺研究二三题》,武汉大学中国三至就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3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197212页。

(六)论文中使用图版时应注明图片在文中的序号、图片内容、图片出处等。同时以附件形式附上原图。如:

(七) 征引外文论著,可依照中文格式,论著名使用斜体。如:

M. I. Finley, Poli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11-12.

八、文章题目须配英文翻译。专题论文请附500字左右提要及35个关键词。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