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脑白质疏松及颅内责任斑块与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脑白质疏松及颅内责任血管斑块与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常规颅脑MRI、MR血管成像(MRA)及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VWI)的穿支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的病人44例,包括男35例,女9例,平均年龄(64.16±9.87)岁.根据梗死灶径线大小将病人分为非腔隙性梗死组(NLI组,16例)和腔隙性梗死组(LI组,28例).在HR-VWI影像的垂直于血管长轴的层面上进行斑块测量和计算,包括斑块处及邻近正常参照血管的血管外壁面积(OWA)、管腔面积(LA)、斑块处管壁面积(WA)、血管狭窄率、斑块重构率(RR)、管壁面积指数以及斑块负荷.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NLI组和LI组间的临床资料、脑白质疏松程度及是否具有颅内责任血管斑块的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一步比较2组间颅内责任血管斑块特点的差异.结果 NLI组中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病人的比例[62.50%(10/16例)]高于LI组[28.57%(8/28例)],P<0.05;有责任斑块的病人比例[68.75%(11/16例)]高于LI组[32.14%(9/28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和具有责任斑块的病人发生非腔隙性梗死的风险更高,优势比(OR)值分别为5.747(95%CI:1.275~25.900)及6.300(95%CI:1.392~28.514),AUC分别为0.670(95%CI:0.499~0.840)和0.683(95%CI:0.516~0.850).2组间斑块测量参数比较,NLI组LA小于LI组,而WA、血管狭窄率、管壁面积指数、正性重构例数及斑块负荷均大于LI组(均P<0.05).结论 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严重程度与病人脑白质疏松程度及是否具有责任斑块相关;伴有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或具有责任血管斑块时,穿支动脉供血区出现的梗死灶都相对更大.
文献关键词:
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磁共振成像;脑白质疏松;斑块
作者姓名:
范然;卜玮艺;包翠萍;杨筠;李一鸣;刘筠
作者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天津 30012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南开大学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引用格式:
[1]范然;卜玮艺;包翠萍;杨筠;李一鸣;刘筠-.脑白质疏松及颅内责任斑块与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相关性的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2(04):390-395
A类:
深部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NLI
B类:
脑白质疏松,颅内,责任血管,血管斑块,入行,颅脑,血管成像,MRA,高分辨血管壁成像,VWI,平均年龄,径线,小将,腔隙性梗死,垂直于,管长,长轴,管外,外壁,壁面,OWA,管腔,LA,血管狭窄率,RR,斑块负荷,Mann,Whitney,中重度,有责,优势比,正性,人脑,磁共振成像
AB值:
0.155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