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与仰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其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与仰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体位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仰卧组(n=52)和俯卧组(n=68),对比仰卧组、俯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仰卧组、俯卧组的死亡例数、脱机成功和脱机失败例数,计算死亡率、脱机失败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脱机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俯卧组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改善时间短于仰卧组(P<0.05).两组治疗5 d后PaO2、MAP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俯卧组的Pa02、MAP高于仰卧组,PaCO2低于仰卧组(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俯卧组的脱机失败率低于仰卧组(P<0.05).在120例患儿中,死亡7例,根据重症肺炎患儿脱机结局将剩余113例分为脱机成功组(n=72)和脱机失败组(n=41),脱机失败组、脱机成功组在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II(APACHEII)评分、病程、先天性病史、D-二聚体(D-D)、白蛋白(ALB)、血乳酸、脑尿钠肽(BNP)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小、APACHE II评分偏高、D-D偏高、ALB偏低、先天性病史均是重症肺炎患儿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机械通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和脱机成功率,且患儿的脱机结局受到年龄、APACHE Ⅱ评分、D-D、ALB、先天性病史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重症肺炎;俯卧位;仰卧位;机械通气;临床效果;脱机结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雪;陈莹;卢淑亚;张峥;王洁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儿科 北京10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雪;陈莹;卢淑亚;张峥;王洁-.重症肺炎患儿俯卧位与仰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其脱机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14):2663-2667
A类:
B类:
重症肺炎患儿,仰卧位,临床效果比较,脱机结局,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平均动脉压,MAP,脱机失败,肺部啰音,PaO2,统计学差异,失败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评分系统,APACHEII,先天性,二聚体,ALB,血乳酸,尿钠,BNP,位相,俯卧位机械通气,脱机成功率
AB值:
0.1521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