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苏轼夜游作品的审美情志
文献摘要:
夜游,即夜间出游,夜间游憩.夜游,强调时间,但不局限空间,更容易获得独特的旅行审美体验.从这一点看,品析苏轼的夜游作品更易探寻发现苏轼独特的审美情志,更利于把握苏轼作品和思想.对于苏轼的夜游作品,学界已有所研究.陈迎辉重点阐释了苏轼作品中月的意象;许兴宝对周邦彦、苏轼、柳永、吴文英等作品中的夜的意象进行了对比阐释.初、高中阶段选入教材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都是苏轼夜游题裁的作品.本文试从苏轼夜游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探究苏轼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精神等审美情志.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先美
作者机构:
淮北市烈山区第七中学,安徽 淮北 235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先美-.苏轼夜游作品的审美情志)[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33):13-14
A类:
B类:
苏轼,夜游,情志,即夜,出游,游憩,审美体验,从这一点,品析,周邦彦,柳永,吴文英,高中阶段,选入,入教,承天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赤壁赋,社会背景,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审美精神
AB值:
0.42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