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浙江省滨海平原土壤中微量元素随利用时间的演变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解滨海平原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在浙北和浙南分别建立不同围垦利用时间的土壤系列,采集不同围垦利用时间的表层土壤混合样和剖面分层土样,分析土壤基本性状和微量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结果表明:围垦利用时间对微量元素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围垦利用时间的增加,土壤中铜、锌含量呈现增加,而铁、锰、硼、钼含量呈现下降;有效态铜、锌、铁、锰都呈现明显的增加,而有效态硼、钼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围垦时间的增长也增加了上下层土壤之间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土壤剖面由上至下铜、锌和钼含量呈现下降,而铁、锰和硼呈现出向中下层增加的变化.围垦利用时间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主要是土壤基本性状发生变化、长期种植水稻发生淋溶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微量元素;围垦时间;剖面分布;种植水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剑;章明奎;谢国雄
作者机构:
温州市植物保护与土壤肥料管理站,浙江温州325600;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310058;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3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剑;章明奎;谢国雄-.浙江省滨海平原土壤中微量元素随利用时间的演变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2(23):64-69
A类:
围垦时间
B类:
滨海平原,土壤中微量元素,耕地土壤,浙北,浙南,垦利,表层土壤,分层土,基本性状,有效态含量,锌含量,钼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土壤剖面,由上至下,中下层,长期种植,种植水稻,淋溶作用,剖面分布
AB值:
0.29152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