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和P450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和P450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腹腔镜行子宫内膜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药物来曲唑.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清激素表达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样本中P450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86.52%)高于对照组(5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3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雌二醇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79.33±7.64)ng/ml]低于对照组[(92.67±8.8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43,P<0.05).治疗后,两组孕酮、卵泡刺激素及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23.46±4.63)mm]显著低于对照组[(28.94±3.5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1,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P450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表达情况(29.21%,23.60%)均低于对照组(71.91%,6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454、26.544,均P<0.05).结论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雌二醇和P450的表达水平.
文献关键词:
芳香化酶抑制剂;子宫腺肌病;性激素;P450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晔;金翠云;李宏斌
作者机构:
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浙江杭州311600;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浙江杭州311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晔;金翠云;李宏斌-.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和P450表达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18):3351-3354
A类:
B类:
芳香化酶抑制剂,子宫腺肌病,性激素水平,P450,建德市,例子,腹腔镜,膜切,服用药,来曲唑,外周血清,血清激素,激素表达,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显效,x2,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ml,厚度比,在位,异位内膜,醇和
AB值:
0.1557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