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婴儿百日咳混合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婴儿百日咳混合感染发生率是否明显高于非百日咳呼吸道感染婴儿,及其混合感染病原分布状况,供临床诊疗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北京儿童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和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申请百日咳病原学检测(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和特异核酸检测)的婴儿鼻咽拭子共118例,根据百日咳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百日咳组(65例)和非百日咳组(53例),2组病例中有33对病例按月龄、发病季节、地市进行匹配,标本均应用可检测21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FilmArray RP2技术评估其他病原感染状况,比较两组混合感染率差异。组间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百日咳组婴儿FilmArray RP2多种病原检测阳性率为56.9%(37/65),明显高于非百日咳组的15.1%(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651,
P<0.001)。百日咳组混合感染前5位混合感染病原为人鼻病毒/肠道病毒(38.5%,25/65)、副流感病毒(18.5%,12/65)、呼吸道合胞病毒(10.8%,7/65)、冠状病毒(10.8%,7/65)、腺病毒(7.7%,5/65)。百日咳组在春、夏、秋、冬季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46.2%(6/13)、58.3%(14/24)、55.6%(5/9)、63.2%(12/19)。配对病例和非配对病例中两组比较,与上述结果相似。
结论:临床疑诊婴儿百日咳送检标本中,确诊百日咳者混合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百日咳婴儿。混合感染病原以人鼻病毒/肠道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为主。百日咳混合感染四季均常见,以冬季为著。
文献关键词:
婴儿;百日咳;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颖;高薇;叶金艳;汪丙松;董巧丽;袁林;胡惠丽;姚开虎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儿科,北京 100043;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2;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嘉兴 314000;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芜湖市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内科,芜湖 24100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保定 071000;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颖;高薇;叶金艳;汪丙松;董巧丽;袁林;胡惠丽;姚开虎-.婴儿百日咳混合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24):1888-1894
A类:
B类:
婴儿,混合感染,病例对照研究,感染发生率,呼吸道感染,感染病,病原分布,分布状况,临床诊疗,儿童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芜湖市,医院临床,病原学检测,百日咳鲍特菌,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月龄,FilmArray,RP2,技术评估,病原感染,感染状况,感染率,病原检测,检测阳性率,原为,人鼻病毒,肠道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送检,原以,呼吸道病原体
AB值:
0.1884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