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外周血MiRNA-223-3p表达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患者临床特征、外周血微小RNA(MiRNA)-223-3p表达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IPF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IPFI患者临床资料和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外周血MiRNA-223-3p表达水平,根据用药后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62)和死亡组(n=1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PF1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IPFI临床表现以肺部啰音、发热、咳嗽、胸痛、发绀为主;并伴有咯血、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以片状阴影、空洞和絮状影为主,部分可有实变影、结节状影及团块状阴影.80例IPFI患者中共培养出真菌145株,以白假丝酵母(52.41%)和曲霉菌(22.07%)为主,治疗后IPFI患者外周血MiRNA-223-3p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存活组Hb、GFR、PLT水平高于死亡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外周血MiRNA-223-3p表达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b、GFR、急性肾损伤及MiRNA-223-3p表达为影响IPF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PFI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肺部影像学改变均无特异性,病原菌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外周血MiRNA-223-3p呈高表达,且Hb、GFR、急性肾损伤及MiRNA-223-3p表达是影响IPF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征;外周血MiRNA-223-3p;预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娜;邓小彦;陈佩莹;周梦菊;陈志林
作者机构: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海口 57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娜;邓小彦;陈佩莹;周梦菊;陈志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外周血MiRNA-223-3p表达水平及预后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23):3557-3561
A类:
IPF1
B类: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感染患者,MiRNA,3p,预后危险因素,IPFI,病原菌分布,构成比,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生存情况,多因素回归分析,肺部啰音,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胸部,阴影,絮状,变影,团块,块状,共培养,白假丝酵母,曲霉菌,Hb,GFR,PLT,急性肾损伤,伤及,肺部影像学,影像学改变
AB值:
0.1878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