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蒲公英的本草考证
文献摘要:
蒲公英属植物种类多、分布广,其中多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均可被用作"蒲公英"药材,基原混淆不清.本研究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后发现,蒲公英最早以"蒲公草"一名出现在晋代《刘涓子鬼遗方》中;根据植物特征、形态色泽、音转,其有"黄花郎""构耨草""凫公英""仆公罂""黄花地丁"等别名.蒲公英源于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与之相似的高脚蒲公英(又名"苦苣菜"),不可替代蒲公英入药.蒲公英因其繁殖快速、生长旺盛的特点,产地分布较为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本草纲目》所载的"岭南绝无",经查阅相关著作后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古时医者以蒲公英生长高度作为其质量优劣标准,现以叶多、色灰绿、根长者为佳.古时医者指出,蒲公英多在农历四、五月份采收,现代研究认为应于近花期采挖.蒲公英的加工炮制古时有净制、制炭、蜜制、酒制等多种方法,现代则以净制为主.本文通过系统考证蒲公英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及加工炮制,希望可为蒲公英的价值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关键词:
蒲公英;本草考证;基原;产地;采收;炮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聪聪;杜沁圆;张义敏;孙美灵;展照双;王加锋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济南 2503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聪聪;杜沁圆;张义敏;孙美灵;展照双;王加锋-.蒲公英的本草考证)[J].中国药房,2022(20):2556-2560
A类:
B类:
蒲公英,本草考证,英属,植物种类,全草,基原,混淆不清,阅历,方书,近现代,现代文献,早以,晋代,涓子,色泽,音转,黄花,地丁,别名,菊科植物,碱地,同属,数种,高脚,又名,苦苣菜,入药,旺盛,产地分布,本草纲目,所载,岭南,绝无,经查,古时,医者,生长高度,灰绿,根长,长者,农历,五月份,采收,现代研究,应于,花期,采挖,加工炮制,净制,酒制,多种方法,统考,价值开发
AB值:
0.50109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