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超细尾砂絮凝沉降浓密试验及应用分析
文献摘要:
研究超细尾砂在不同配比聚丙超烯酰胺条件的絮凝沉降浓密试验,探索在不同给料速度 、浓度及絮凝剂单耗条件下对料浆浓密效果的影响,借助物理试验参数进行对比回归分析获得最优匹配数据模型,对模型关系中涉及的参数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设计,考察单因素及组合因素对响应值絮凝度的影响,建立多因素变化对浓度响应值的影响,进一步获得各元素最优条件的絮凝度值,依据函数模型拟合出响应最优值与元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到优化条件下以絮凝度为指标的各个元素影响作用大小.结果表明:1)无动力浓密条件下料浆达到极限浓度絮凝剂参数确定为最佳添加量30 g/t,阴离子型絮凝剂XS、最佳料浆稀释浓度6.0%;2)固体通量由0.127 t/(m2·h)增加到0.360 t/(m2·h)时,底流浓度表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同步确定浓密处理量为0.3 t/(m2·h);3)回归方程及元素曲面响应关联结果的模型关联系数因子R2值为0.9978,证明模型因子各元素与响应结果紧密关联性较高;4)提出了不同单耗絮凝剂对超细尾砂浓密的机理影响测试方法,将该测试方法成功应用到工程实际中.
文献关键词:
絮凝剂;超细尾砂;最优参数;絮凝浓密;曲面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再海
作者机构:
山东黄金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填工程实验室分公司,山东烟台26144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再海-.基于超细尾砂絮凝沉降浓密试验及应用分析)[J].有色金属工程,2022(10):117-125
A类:
絮凝浓密
B类:
超细尾砂,絮凝沉降,浓密试验,不同配比,给料,絮凝剂单耗,料浆,物理试验,试验参数,匹配数,数据模型,正交试验优化,组合因素,响应值,浓度响应,最优条件,函数模型,模型拟合,合出,最优值,非线性关系,优化条件,无动力,下料,参数确定,最佳添加量,阴离子,离子型,XS,稀释浓度,底流浓度,处理量,曲面响应,模型关联,关联系数,成功应用,工程实际,最优参数
AB值:
0.3420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