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钨铜合金电镀铜纳米线构建超疏水冷凝传热界面
文献摘要:
为改变钨铜合金表面的亲水特性,提升钨铜合金的冷凝传热效率,先通过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辅助电镀的方法在钨铜表面构建铜纳米线阵列,再用十八烷基硫醇修饰得到超疏水纳米界面,从而实现钨铜合金表面冷凝状态从膜状向滴状的转变.结果表明,电镀所得的铜纳米线阵列高度均匀,进一步修饰所得的超疏水界面在大气工况下无液滴粘附.在40℃的蒸汽条件下,超疏水表面过冷度为2 K时,其热流密度为89.14 kW/cm2,传热系数为44.28 kW/(m2·K),传热效率比光滑钨铜合金高出约1倍,并且在过冷度增大到15 K时依然保持滴状冷凝模式.
文献关键词:
钨铜合金;电镀;铜纳米线阵列;超疏水;冷凝传热
作者姓名:
高志强;吴菲菲;仲晨;洪鹏;陶良毅
作者机构: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 528436;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志强;吴菲菲;仲晨;洪鹏;陶良毅-.钨铜合金电镀铜纳米线构建超疏水冷凝传热界面)[J].电镀与涂饰,2022(19):1371-1376
A类:
铜纳米线阵列,液滴粘附
B类:
钨铜合金,金电镀,电镀铜,线构,水冷,冷凝传热,金表,亲水,传热效率,多孔阳极氧化铝,AAO,十八烷,烷基,硫醇,表面冷凝,膜状,滴状,水界,超疏水表面,过冷度,热流密度,kW,传热系数,效率比
AB值:
0.201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