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Snyder希望理论在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患者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在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外科行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的7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Snyder希望理论的功能锻炼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造口还纳术后3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于造口还纳术后1个月及3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造口还纳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希望水平总分为(36.20 ± 3.82)分,高于对照组的(31.26 ± 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4.63,
P<0.05);造口还纳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3.57 ± 10.82)分,高于对照组的(108.23 ± 9.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31,
P<0.05);造口还纳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肛门功能得分分别为(12.03 ± 3.94)、(5.91 ± 2.05)分,低于对照组的(13.86 ± 2.19)、(7.26 ± 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40、2.99,均
P<0.05)。
结论:Snyder希望理论可提升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文献关键词:
造口还纳;盆底肌锻炼;希望理论;自我护理能力;肛门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鲍向英;方炜娜;潘丽红;王菲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外科,杭州 310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鲍向英;方炜娜;潘丽红;王菲-.Snyder希望理论在预防性肠造口还纳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29):2261-2268
A类:
B类:
Snyder,希望理论,预防性肠造口,造口还纳术,盆底肌功能锻炼,浙江大学,学医,低位直肠癌,常规护理,上接,锻炼干预,自我护理能力,肛门功能,希望水平得分,均差,盆底肌锻炼
AB值:
0.10880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