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学龄期急性白血病患儿首次腰椎穿刺后最佳平卧时间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学龄期急性白血病患儿首次腰椎穿刺后最佳平卧时间。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52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腰椎穿刺后平卧时间1 h组、2 h组、3 h组和4 h组,各38例;观察4组患儿腰椎穿刺后不同平卧时间头痛、腰背痛、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1 h组纳入38例,2 h组纳入36例,3 h组纳入38例,4 h组纳入34例。1 h组腰背痛、睡眠舒适度、卧位舒适度、情绪舒适度评分以及肢体麻木发生率分别为(1.71 ± 0.56)、(1.95 ± 0.87)、(2.74 ± 1.06)、(2.63 ± 0.79)分和5.3%(2/38),2 h组分别为(1.61 ± 0.27)、(2.08 ± 0.81)、(2.92 ± 1.34)、(2.86 ± 0.80)分和2.8%(1/36),明显低于3 h组和4 h组的(2.32 ± 1.12)、(2.92 ± 1.34)、(3.71 ± 1.11)、(3.55 ± 1.25)分、21.1%(8/38)和(2.74 ± 1.42)、(3.06 ± 1.37)、(3.85 ± 1.50)、(3.88 ± 0.81)分、23.5%(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6.81~14.08, χ2=10.84,均 P<0.05)。1 h组脑脊液渗出量为(0.33 ± 0.09)g,明显高于2 h组、3 h组和4 h组的(0.27 ± 0.08)、(0.27 ± 0.10)、(0.24 ± 0.0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82, P<0.05)。1 h组、2 h组、3 h组皮肤潮红/压痕发生率分别为0、2.8%(1/36)、7.9%(3/38),明显低于4 h组的23.5%(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39, P<0.05)。4组患儿头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首次腰椎穿刺后平卧时间2 h不增加脑脊液渗出量,且可以有效缓解腰背痛,改善舒适度。
文献关键词:
儿童;急性白血病;腰椎穿刺;平卧;舒适度;并发症
作者姓名:
汪清;韩勤;戴谦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南京 210000
引用格式:
[1]汪清;韩勤;戴谦-.学龄期急性白血病患儿首次腰椎穿刺后最佳平卧时间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24):1841-1846
A类:
B类:
学龄期,急性白血病患儿,腰椎穿刺,平卧,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血液肿瘤,肿瘤科,头痛,腰背痛,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情况,卧位,舒适度评分,肢体麻木,脑脊液,渗出量,潮红,压痕
AB值:
0.178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