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液透析患者疑难自体新内瘘穿刺管理的循证实践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最佳实践在血液透析患者疑难自体新内瘘穿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团队,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图为理论框架,运用循证实践方法得出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评估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及促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基线审查组,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该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后效评价组。基线审查组采用原有的疑难自体新内瘘穿刺管理方案,后效评价组采用基于最佳证据的疑难自体新内瘘穿刺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及透析中血肿发生率、中断治疗发生率及审查指标执行率的改变。结果:后效评价组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3.3%(22/30),高于基线审查组的36.7%(11/30),后效评价组穿刺时血肿发生率、透析中血肿发生率、中断治疗发生率分别为6.7%(2/30)、0、3.3%(1/30),低于基线审查组的33.3%(10/30)、40.0%(12/30)、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6.67~11.88,均 P<0.05)。后效评价组审查指标执行率均高于基线审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8.21~56.07,均 P<0.05)。 结论:基于循证的最佳实践可提高疑难自体新内瘘穿刺成功率,降低内瘘血肿发生率,减少透析治疗中断发生,更好地维护患者的生命线。
文献关键词: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疑难内瘘;穿刺;循证实践
作者姓名:
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张熙熙;陆明晰;胡卫民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液透析室,杭州 310018
引用格式:
[1]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张熙熙;陆明晰;胡卫民-.血液透析患者疑难自体新内瘘穿刺管理的循证实践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13):973-979
A类:
穿刺管理,疑难内瘘
B类: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内瘘穿刺,循证实践,最佳实践,组建团队,基于证据,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模式图,实践方法,最佳证据,审查指标,促进因素,行动策略,便利抽样,抽样法,浙江大学,学医,邵逸夫,行血,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后效,管理方案,一次穿刺成功率,血肿,执行率,治疗中断,地维,生命线,动静脉内瘘
AB值:
0.202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