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荔枝状钨酸钠微球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
文献摘要:
过渡金属氧化物WO3因其放电容量高等性能优势,成为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钠源、偏钨酸铵为钨源并以多巴胺为碳源,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钨酸钠/氮掺杂碳复合材料(NaWO-C).X射线衍射谱图表明,所得材料中的钨酸钠主要由两种物相组成.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所得NaWO-C为荔枝状微球结构,元素分布图则表明微球上均匀分布着N、C、W、O和Na等元素.在锂电池中,NaWO-C在50和500 mA/g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91.7和157.2 mAh/g,高于氧化钨/氮掺杂碳复合材料(WO-C)的547.6和74.7 mAh/g.在循环50次后,NaWO-C的比容量仍有452.1 mAh/g,容量保持率为74.9%,与WO-C相比有显著提高.
文献关键词:
钨酸钠;锂电池;负极材料;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清华;石斌;徐旭升;胡锦飞;史家远
作者机构: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特种化学电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清华;石斌;徐旭升;胡锦飞;史家远-.荔枝状钨酸钠微球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J].电源技术,2022(04):360-363
A类:
NaWO
B类:
荔枝,钨酸钠,微球,锂电池,负极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WO3,放电容量,高等性,性能优势,羧甲基纤维素钠,多巴胺,碳源,过水,水热反应,应制,氮掺杂碳,碳复合材料,谱图,图表,物相组成,球结构,元素分布,分布图,均匀分布,电流密度,下放,放电比容量,mAh,氧化钨,容量保持率
AB值:
0.2834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