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椎动脉形态异常状况与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椎动脉形态异常状况与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TIA)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20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后循环TIA患者84例,根据TIA症状持续时间进行分组,分为甲组(<10 min,n=34)、乙组(10~59 min,n=29)和丙组(≥60 min,n=21),所有患者开展头颈部血管检查(CTA)或头颈部血管影像学检查(DSA).收集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椎动脉形态与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在男性、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率≥5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占比上,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基底动脉狭窄率≥50%、椎动脉狭窄是影响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基底动脉狭窄率≥50%、椎动脉狭窄是影响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疾病时需引起重视,尽可能缩短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文献关键词:
椎动脉形态异常状况;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相关性;头颈部血管检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振凤;刘南海;田克瑶;胡成;王励辉
作者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赣州 3416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西赣州 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振凤;刘南海;田克瑶;胡成;王励辉-.椎动脉形态异常状况与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22(18):38-40,159
A类:
椎动脉形态异常状况,头颈部血管检查
B类:
后循环,TIA,症状持续时间,短暂性脑缺血,赣南,甲组,乙组,CTA,影像学检查,DSA,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狭窄率,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多因素分析
AB值:
0.107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