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东昆仑造山带波洛斯太地区晚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文献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波洛斯太地区出露一套晚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对研究古特提斯洋关闭及碰撞造山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火山岩进行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来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英安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33.4±1.3 Ma和234.7±1.5 Ma,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火山岩SiO2含量为64.57%~71.27%,全碱含量(ALK)为7.53%~8.07%,Na2O/K2O值为0.84~1.01,Mg#值为35.66~45.39,A/CNK为1.0~1.1之间,表现为弱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具有弱的负Eu异常.英安岩的锆石εHf(t=235)为-4.81~+0.09,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059~1309 Ma,岩石成因研究表明英安岩为陆壳富长石杂砂岩和少量基性岩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该英安岩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进一步说明东昆仑造山带于晚三叠世早期古特提斯洋已关闭,并转化到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
文献关键词:
东昆仑;印支期;火山岩;地球化学;后碰撞;岩石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封铿;李瑞保;裴先治;李佐臣;刘成军;裴磊;陈有炘;陈国超;杨再兵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封铿;李瑞保;裴先治;李佐臣;刘成军;裴磊;陈有炘;陈国超;杨再兵-.东昆仑造山带波洛斯太地区晚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2(04):1194-1216
A类:
B类:
东昆仑造山带,洛斯,晚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锆石,Pb,年代学,地球化学,地质意义,东段,古特提斯洋,Hf,同位素,形成时代,岩石成因,构造环境,英安岩,加权平均,平均年龄,Ma,代为,SiO2,碱含量,ALK,Na2O,K2O,Mg#,CNK,高钾钙碱性系列,重稀土,稀土元素,元素分馏,轻稀土,稀土富集,亏损,Eu,+0,二阶段,成因研究,陆壳,长石,砂岩,基性岩,部分熔融,综合区,区域地质,地质资料,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印支期,岩石学
AB值:
0.3331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