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ECTFE共混膜的结构调控及膜蒸馏性能表征
文献摘要: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以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为稀释剂,等规聚丙烯(i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或微米级碳酸钙(CaCO3)为添加剂,制备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微孔膜.考察了不同种类添加剂iPP、nano-SiO2和CaCO3对ECTFE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P的加入可以诱导液-液相分离的发生,ECTFE膜形成胞腔状结构;加入的nano-SiO2或CaCO3可调控聚合物核,改变了固-液分相过程中ECTFE膜的结晶形式,由球晶结构逐渐转变为蜂窝状结构.另外,加入nano-SiO2能有效改善ECTFE膜的机械性能,增加膜的孔径和孔隙率,ECTFE膜的拉伸率增加了 44.2%,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379.7 nm和66.1%.在真空膜蒸馏(VMD)实验中,相同的进料条件下,加入nano-SiO2的ECTFE膜渗透通量较原膜提高约24.3%,达到24.5 L/(m2·h),而盐截留率高达99.97%.
文献关键词:
乙烯-三氟氯乙烯;添加剂;热致相分离;膜蒸馏
作者姓名:
周玥;刘庚;汪朝晖;汪效祖;崔朝亮
作者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211816;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18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玥;刘庚;汪朝晖;汪效祖;崔朝亮-.ECTFE共混膜的结构调控及膜蒸馏性能表征)[J].膜科学与技术,2022(03):1-6,14
A类:
ECTFE,偏苯三酸三辛酯,盐截留率
B类:
共混膜,结构调控,性能表征,热致相分离,TIPS,TOTM,稀释剂,等规聚丙烯,i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微米级碳酸钙,CaCO3,三氟氯乙烯,乙烯共聚物,微孔膜,膜结构,结构和性能,胞腔,可调控,晶形,球晶,蜂窝状,机械性能,孔隙率,拉伸率,真空膜蒸馏,VMD,进料,渗透通量
AB值:
0.3182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