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少年应对网络恶语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模式
文献摘要:
网络恶语是网络欺凌中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目前,青少年应对网络恶语的心理和行为趋于消极,为了使青少年有能力保护自己免受网络恶语的伤害,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本研究首先梳理了网络恶语的特点、类型和对象,然后总结了国外帮助青少年应对网络恶语的经验,最后基于心理韧性理论,提出我国青少年应对网络恶语的"244"模式:"2"即双层,包括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第一个"4"是指四个阶段,即预防、抵制、巩固、对网络生态的改变;第二个"4"指四个维度,即认知、情感、行为和环境.该模式以心理韧性为基础,多层次、多维度、多阶段的分析框架对网络欺凌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网络恶语;网络语言暴力;应对模式;数字公民
作者姓名:
陈峥;黄彬彬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2;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三小学,武汉430040
引用格式:
[1]陈峥;黄彬彬-.青少年应对网络恶语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模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30):16-21
A类:
网络恶语
B类:
国际经验,本土模式,网络欺凌,免受,数字公民,心理韧性,韧性理论,个体层面,社会层面,抵制,网络生态,多阶段,网络语言暴力,应对模式
AB值:
0.201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