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酸性磷酸酶染色在宫颈癌筛查(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酸性磷酸酶染色在宫颈癌(CC)筛查(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癌筛查时液基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ASC-US或ASC-H)的134例患者,采用酸性磷酸酶染色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染色筛查,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做对比,观察两种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及酸性磷酸酶染色的细胞学特征.结果:酸性磷酸酶染色的阳性检出率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性磷酸酶染色的诊断准确度为98.51%,且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的特异度98.41%,敏感度98.59%.酸性磷酸酶染色的细胞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中、表层细胞的核增大,底层细胞表现为不成熟化生或不典型化生,少部分细胞伴有与萎缩有关的退变及因异常细胞稀少或结构不清影响诊断.结论:使用酸性磷酸酶染色法检测非典型鳞状细胞的特异度、敏感度较高,在CC早期诊断中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文献关键词:
酸性磷酸酶;宫颈癌;液基细胞学;组织病理学
作者姓名:
孔庆杨;张海霞;刘丽萍;赵云凤;于冬梅
作者机构: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吉林省产科质量控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51;松原市宁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双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庆杨;张海霞;刘丽萍;赵云凤;于冬梅-.酸性磷酸酶染色在宫颈癌筛查(非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22(32):76-79
A类:
B类:
酸性磷酸酶,宫颈癌筛查,非典型,鳞状细胞,CC,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液基细胞学,细胞学诊断,ASC,US,宫颈脱落细胞,组织病理学,病理学诊断,诊断结果,两种方式,阳性检出率,细胞学特征,结果对比,诊断准确度,成熟化,不典型,典型化,少部分,退变,稀少,清影,染色法
AB值:
0.2274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