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6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6种抗精神病药物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选择在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精神分裂症治疗的15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成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28例)、阿立哌唑组(22例)、喹硫平组(27例)、哌罗匹隆组(20例)及氨磺必利组(19例),分析上述药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损伤、焦虑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阿立哌唑组、喹硫平组、哌罗匹隆组、氨磺必利组(P<0.05);奥氮平组体重等代谢问题、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喹硫平组、哌罗匹隆组、氨磺必利组(P<0.05);阿立哌唑组排尿困难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哌罗匹隆组、氨磺必利组(P<0.05);喹硫平组过度镇静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哌罗匹隆组、氨磺必利组(P<0.05);哌罗匹隆组嗜睡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喹硫平组(P<0.05).用药后4、8、12、16、20、24、48周,六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得分、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种抗精神病药物在女性精神分裂症病患药物治疗中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但治疗效果相近,因此临床需在了解病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依据病患自身差异实施个性化用药方案.
文献关键词:
不良反应;疗效;精神分裂症;女性;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姓名:
吕杏放;罗肇明;夏伟梅;梁锐太;梁杰;罗端庆
作者机构:
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 肇庆 526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杏放;罗肇明;夏伟梅;梁锐太;梁杰;罗端庆-.6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2(16):10-14
A类:
B类: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反应分析,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情况,性选择,肇庆市,第三人,女性患者,治疗药物,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哌罗匹隆,氨磺必利,药物治疗效果,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损伤,低血压,排尿困难,组过,镇静,嗜睡,六组,CGI,阴性症状,PANSS,精神分裂症病,个性化用药,用药方案
AB值:
0.2255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