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儿童非细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儿童非细菌性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非细菌性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小儿氨酚黄那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用药3d.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退热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1、2、4、6 h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2.00%、60.00%、72.00%、94.00,高于对照组的22.00%、40.00%、52.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降温起效时间[(0.68±0.13)h]、体温降至正常时间[(16.52±2.04)h]短于对照组[(0.82±0.15)、(18.34±2.15)h],降温持续时间[(6.85±1.13)h]长于对照组[(5.89±1.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能够提高非细菌性发热患儿的退热效果,加快体温复常,安全可靠.
文献关键词:
非细菌性发热;中药穴位敷贴;小儿氨酚黄那敏;退热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志坚;陈秋萍;廖婵;刘素云;程均;吴小秧;刘明;罗勤
作者机构: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萍乡 33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志坚;陈秋萍;廖婵;刘素云;程均;吴小秧;刘明;罗勤-.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儿童非细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2(36):97-99
A类:
非细菌性发热
B类:
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萍乡市,发热患儿,小儿氨酚黄那敏,续用,3d,退热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温降,至正,常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AB值:
0.14648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