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干扰素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用方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7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儿单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WBC)水平及血清心肌酶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肤及肛周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外周血WBC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WBC、LDH、CPK、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可有效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肌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干扰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小儿手足口病;外周血白细胞;心肌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小玲;徐希
作者机构: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江西萍乡 33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小玲;徐希-.干扰素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用方案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2(35):116-119
A类:
B类:
干扰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小儿手足口病,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奇偶,单用,疗程,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外周血白细胞,WBC,血清心肌酶,心肌酶指标,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肛周,周皮,皮疹,消退,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MB,联用治疗,炎症因子水平,善心,心肌损伤
AB值:
0.19545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