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络拍打联合穴位按摩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经络拍打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佛山中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36例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以下肢体位管理等常规预防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络拍打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的临床症状[皮肤颜色、肢体肿胀程度(下肢周径变化)、疼痛程度评分(数字评分法)、Homan's征阳性率]、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及下肢血管彩超(股静脉血液流速).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皮肤颜色评分、肿胀程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Homan's征阳性率、血清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皮肤颜色评分、肿胀程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血清D-D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皮肤颜色评分、肿胀程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血清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Homan's征阳性率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Homan's征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下肢股静脉血液流速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下肢股静脉血液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络拍打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地提高截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减少DVT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文献关键词:
经络拍打;穴位按摩;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
作者姓名:
谢桂玉;刘凡;文艺;邹玲静
作者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脊柱外科,广东佛山 5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桂玉;刘凡;文艺;邹玲静-.经络拍打联合穴位按摩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7):74-77
A类:
Homan
B类:
经络拍打,穴位按摩,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佛山,山中,中医院,脊柱外科,体位管理,皮肤颜色,肢体肿胀程度,下肢周径,疼痛程度评分,数字评分法,二聚体,下肢血管彩超,股静脉,血液流速,速比,下肢血流速度,临床价值
AB值:
0.1354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