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
文献摘要: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62年的美国特拉华州冈博罗发现,随后该病在全球养鸡的国家迅速传播.20世纪70年代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入我国,随后在我国国内迅速传播,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为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是一种无囊膜病毒,并常根据毒株的致病性将其分为无致病性毒株、经典强毒株、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腹泻、衰弱病并引起死亡,病禽法氏囊高度肿大或萎缩,肾高度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在法氏囊、腿肌和腺胃等组织交界处出血.导致家禽较高的病死率,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还可导致法氏囊内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鸡对其他病原的免疫能力降低,并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从而引发继发感染和免疫失败,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并分享一例具体案例,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胡建成
作者机构:
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建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J].中国畜牧业,2022(23):97-98
A类:
B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早于,特拉华州,博罗,养鸡,病传,传入,给养,养禽业,原为,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致病性,变异毒株,超强毒株,衰弱病,肿大,尿酸盐沉积,腿肌,交界处,病死率,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未成熟,免疫能力,继发感染,免疫失败,家禽养殖,养殖业,病理变化,一例
AB值:
0.2641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