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正反粒序结构条件下滑坡堰塞坝破坏模式研究
文献摘要:
滑坡堰塞坝是大型滑坡堆积体堵塞河道形成的土石坝.正、反粒序结构作为大型远程滑坡所特有的2种具有显著差异的地质结构特征,2种情况下坝体的破坏模式差异及稳定性影响因素亟需试验研究.文章通过室内水槽物理模型实验,对比不同粒径、不同结构的滑坡堰塞坝坝体的破坏过程差异,探究了正、反粒序结构条件下堰塞坝的稳定性差异、破坏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堰塞坝破坏模式的变化取决于浸润线在下游坡面的出露位置,相比上游水位有一定的延迟性;(2)正、反粒序堰塞坝的破坏模式取决于坡体渗流与下游坡面临界起动坡降的关系;(3)细砂层的位置分布,不同埋深细砂层的起动临界坡降差异和细砂与中粗砂的孔隙率差异是造成正、反粒序坝体破坏差异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型滑坡堰塞坝的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关键词:
滑坡堰塞坝;粒序结构;破坏模式;起动临界坡降;物理模型试验
作者姓名:
吴茂林;罗刚;高延超;陈西南;翟新乐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 610081
引用格式:
[1]吴茂林;罗刚;高延超;陈西南;翟新乐-.正反粒序结构条件下滑坡堰塞坝破坏模式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22(06):124-132
A类:
起动临界坡降,临界坡降
B类:
正反,粒序结构,滑坡堰塞坝,破坏模式,大型滑坡,滑坡堆积体,河道,土石坝,地质结构,坝体,模式差异,稳定性影响,水槽,物理模型实验,不同粒径,破坏过程,浸润线,坡面,游水,延迟性,坡体,渗流,细砂,砂层,位置分布,不同埋深,中粗砂,孔隙率,防灾减灾,物理模型试验
AB值:
0.2669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