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温胆汤化裁验案三则
文献摘要:
温胆汤为古今中医常用代表方剂之一,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集验方》,后转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1],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生姜组成.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2]中所载温胆汤在孙思邈方子的基础上增加茯苓、大枣,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目前,临床以痰热者居多,故后世医家多沿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方法.《中医历代方论精选》[3]对其评价为"清热不寒凝,化痰且不燥,俾痰涎消解,余热尽去,胆腑自然恢复其温和之气."
文献关键词:
温胆汤;不寐;眩晕;胃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静静
作者机构:
315000 宁波市鄞州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静静-.温胆汤化裁验案三则)[J].中国乡村医药,2022(23):43-44
A类:
B类:
温胆汤,汤化裁,验案,三则,方剂,南北朝时期,转载,载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生姜,病证,方论,所载,方子,茯苓,大枣,理气,化痰,和胃,痰热,后世,世医,医家,沿用,精选,清热,寒凝,余热,自然恢复,不寐,眩晕,胃痛
AB值:
0.6379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