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乳腺浸润性癌中促纤维增生反应的组织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促纤维增生反应(desmoplastic reaction,DR)的组织学分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观察187例IDC手术切除标本中肿瘤浸润前沿的DR,根据胶原纤维的形态和排列以及间质的黏液样特征将DR分为成熟型、中间型和未成熟型,分析DR组织学分类与IDC临床病理特征、基因表达、分子分型以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的关系.结果 187例IDC中成熟型DR 15例,中间型DR 83例,未成熟型DR 89例.IDC中DR的组织学分类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成熟型DR具有较高的组织学分级(P<0.05);而与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均无关(P>0.05).DR组织学分类与IDC中ER、PR表达有相关性,未成熟型在ER+/PR+的IDC患者中高于ER-/PR-患者(P<0.001);IDC中DR组织学分类与HER-2和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DR组织学分类与IDC分子分型有关,三阴型IDC中DR多为成熟型,而管腔型则多为未成熟型(P<0.05).IDC中DR组织学分类与TIL有关,成熟型间质具有更高的TIL浸润(P<0.05).结论 IDC中DR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分类,成熟型DR的IDC具有更高的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更倾向于HER-2过表达型或三阴型;IDC中DR与TIL表达相关,提示DR组织学分类可预测患者的免疫状态.
文献关键词:
乳腺肿瘤;浸润性导管癌;促纤维间质反应;分子分型;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作者姓名:
秦东梅;周文斌;仇玮;钱影臣;刘善荷;李明;黄文斌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病理科,南京 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病理科,南京 211100
引用格式:
[1]秦东梅;周文斌;仇玮;钱影臣;刘善荷;李明;黄文斌-.乳腺浸润性癌中促纤维增生反应的组织学分类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05):549-554
A类:
促纤维间质反应
B类:
乳腺浸润性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ductal,carcinoma,IDC,desmoplastic,reaction,DR,临床病理学,手术切除,胶原纤维,黏液样,中间型,未成熟型,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肿瘤组织学分级,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ER+,PR+,HER,Ki,无相,三阴,管腔,腔型,过表达,表达型,免疫状态,乳腺肿瘤
AB值:
0.2300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