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体位复位后予晕痛针联合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和对照组(采用单纯体位复位治疗),观察并分析2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从而对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进行探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DH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复位后予晕痛针联合康复操进行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采用单纯体位复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晕痛针;眩晕;康复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体位复位;残余症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学莲;刘慧茹;王燕
作者机构:
上海市杨浦区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上海 200433;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五官科,上海 200090;上海市杨浦区长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学莲;刘慧茹;王燕-.晕痛针联合眩晕康复操治疗BPPV患者体位复位后残余症状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15):102-104
A类:
晕痛针
B类:
康复操,BPPV,体位复位,残余症状,临床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康复训练,眩晕障碍量表,DHI,总有效率
AB值:
0.107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