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便携式呼吸机与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对急救危重行心肺复苏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与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对急救危重行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心肺复苏治疗患者,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43例心肺复苏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人工气囊辅助呼吸.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43例心肺复苏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救治效率、救治效果.结果:心肺复苏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5、0.527、0.527、0.922、0.993、1.085,P<0.05).心肺复苏后观察组心率(HR)水平[(87.52±10.15)次/min]、收缩压(SBP)水平[(105.39±12.42)mmHg]、舒张压(DBP)水平[(76.89±7.06)mmHg]高于对照组[(72.68±11.56)次/min、(91.56±13.04)mmHg、(70.97±6.17)mmHg];呼吸频率(RR)水平[(22.39±4.72)次/min]、血乳酸水平[(2.22±0.17)mmol/L]低于对照组[(29.68±5.18)次/min、(2.61±0.3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6、5.036、4.140、6.821、7.233,P<0.05).心肺复苏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7、0.663、0.534,P>0.05).心肺复苏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83.23±4.3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96.36±1.09)%]高于对照组[(75.28±5.83)mmHg、(93.45±1.68)%];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43.28±4.76)mmHg]低于对照组[(50.16±5.1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6、9.529、6.454,P<0.05);观察组心脏复跳时间[(15.08±1.70)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22.45±2.62)min]、自主循环恢复时间[(44.27±5.57)min]、抢救耗时[(17.63±1.59)min]短于对照组[(19.25±2.33)min、(30.19±3.74)min、(51.03±4.12)min、(21.37±2.7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1、11.115、6.398、7.658,P<0.05).观察组救治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4,P=0.027).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可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治疗患者救治效果与救治效率,保持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文献关键词:
心肺复苏治疗;便携式呼吸机;人工气囊;生命体征;救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雯
作者机构: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雯-.便携式呼吸机与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对急救危重行心肺复苏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17):2081-2083
A类:
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
B类:
人工气囊,危重,重行,心肺复苏治疗,救治效果,赣州市,医院急诊科,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救治效率,心肺复苏后,后观,收缩压,SBP,mmHg,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血乳酸,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跳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抢救耗时,总有效率,x2
AB值:
0.1670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