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12例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表现、感染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耐药性、治疗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12例妊娠期LM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主诉、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B超、诊疗措施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2例孕妇发病年龄22~38岁,2例孕妇为双胎妊娠;12例孕妇发病孕周为27~40周,其中大部分入院孕周为28周以上,只有1例于孕27+1周入院;7例孕妇确定入院前有不洁饮食史,余病例饮食情况不详.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胎动异常(2例)、下腹痛(5例)、阴道流血(1例)、阴道流液(1例)、恶心呕吐(1例);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6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1例)及降钙素原(PCT)增高(12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值(4例),白蛋白低于35 g/L(ll例),白蛋白低于30 g/L(4例);7例孕妇病理结果提示绒毛膜羊膜炎;6例孕妇羊水Ⅲ度污染,6例孕妇羊水清;12例孕妇血培养均为阳性;9例孕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孕妇入院抗感染治疗好转出院待足月经阴道分娩;1例孕妇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4例孕妇术后转入ICU,4例患者入院时予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疗效欠佳,后调整抗生素,所有孕妇均好转出院;12例LM感染孕妇的14例胎儿中,1例娩出时即死亡,2例抢救无效死亡;5例出生后转入新生儿科,好转出院;6例未转新生儿科,其中2例至足月经阴道分娩,出院时均良好;2例新生儿血培养LM阳性;行颅脑MRI检查的新生儿未见异常征象.结论:妊娠期LM感染是临床上少见的感染性疾病,一旦感染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病原学检测为诊断"金标准",对有疑似并有未确诊前,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应考虑覆盖LM,从而改善围生儿结局.
文献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妊娠期;不良预后;致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淑慧;杨鸿滋;侯晓梅;李美燕;毛竹青;汪珊珊;王福玲
作者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山东青岛2660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山东青岛26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淑慧;杨鸿滋;侯晓梅;李美燕;毛竹青;汪珊珊;王福玲-.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10):794-798
A类:
B类:
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临床分析,LM,感染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耐药性,青岛大学,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患者,病例资料,主诉,实验室检查,诊疗措施,孕妇,发病年龄,双胎妊娠,孕周,27+1,院前,不洁,不详,胎动,下腹,腹痛,阴道流血,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降钙素原,PC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ll,病理结果,绒毛膜羊膜炎,羊水,血培养,剖宫产,终止妊娠,抗感染治疗,转出,足月,月经,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转入,ICU,入院时,头孢类抗生素,后调,有孕,胎儿,娩出,抢救无效,效死,出生后,新生儿科,颅脑,未见异常,征象,感染性疾病,不良妊娠结局,病原学检测,金标准,经验性,围生儿结局,不良预后,致病机制
AB值:
0.2876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