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辅助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辅助治疗眼眶—上颌—颧骨(OMZ)复合体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OMZ复合体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2组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于此基础上B组接受冠状—睑下缘—口内联合切口辅助治疗,A组接受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辅助治疗.对比2组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术后3个月切口瘢痕隐匿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较B组少,手术时长及切口长度较B组短(P<0.05);A组术后1d、3d血清SOD、CAT水平较B组高,血清TNF-α、CRP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率较B组低(P<0.05);术后3个月A组瘢痕隐蔽程度、宽度、隆起程度分值均较B组高(P<0.05).结论:应用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辅助治疗OMZ复合体骨折患者更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及切口瘢痕隐匿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少手术创伤.
文献关键词:
眼眶;颧骨;上颌
作者姓名:
牛谦云;汤晓雨;孟翔祥;吴龑
作者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一科 473001;南阳市中心医院骨三科;南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谦云;汤晓雨;孟翔祥;吴龑-.改良耳颞—结膜—口内联合切口辅助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22):3865-3867
A类:
匿情
B类:
结膜,口内,内联,辅助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骨折患者,疗效评价,OMZ,我院,骨折切开复位,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组接,下缘,组手,手术效果,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切口瘢痕,隐匿,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切口长度,1d,3d,CAT,并发症总发生率,隆起,起程,发生风险,手术创伤
AB值:
0.275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