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莱州芙蓉岛海域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
文献摘要:
为探究人工鱼礁礁龄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5月、8月和10月通过潜水样方取样,调查了莱州芙蓉岛海域人工鱼礁的礁体附着生物.共鉴定出附着生物94种,其中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种类最多,为33种,软体动物门(Mollusca)次之,为21种.1龄鱼礁(投放时间为1年的短礁龄)附着生物的种类为66种,4~5龄鱼礁(投放时间为4~5年的长礁龄)为79种.不同季节和不同礁龄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存在差异,在附着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长礁龄礁区均显著高于短礁龄礁区.本研究选取了摄食习性(feeding habits)、活动能力(mobility)、栖息方式(habitat)、成体大小(body size at maturity)、寿命(longevity)和身体柔韧度(flexibility)6个功能性状(共计21种性状类型),比较了不同季节2种礁龄附着生物群落功能性状的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本海域人工鱼礁上更易附着滤食性、无活动能力、固着型、长寿命(>5年)、无身体柔韧性、规格极小(<1 cm)的物种,代表种为大室别藻苔虫(Membranipora grandicella).2种礁龄附着生物群落功能性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摄食习性、活动能力和栖息方式上,4~5龄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的捕食性、强活动能力以及埋栖和爬行栖息方式等性状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龄鱼礁(P<0.05),而滤食性、固着型和无活动能力等性状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1礁龄鱼礁(P<0.05).附着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和功能冗余程度方面,4~5龄鱼礁高于1龄鱼礁,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运用传统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性状法(BTA)分析了不同季节长、短礁龄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差异,为揭示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文献关键词:
附着生物;人工鱼礁;礁龄;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海洋牧场
作者姓名:
詹启鹏;孙昕;董建宇;张宇洋;张秀梅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启鹏;孙昕;董建宇;张宇洋;张秀梅-.莱州芙蓉岛海域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J].中国水产科学,2022(05):704-719
A类:
礁龄,Membranipora,grandicella
B类:
莱州,芙蓉岛,海域,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生物群落结构,潜水,水样,节肢动物,Arthropoda,软体动物门,Mollusca,投放,不同季节,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摄食,习性,feeding,habits,活动能力,mobility,栖息,habitat,成体,body,size,maturity,longevity,柔韧度,flexibility,种性,性状类型,群落功能性状,相对丰度,固着,长寿命,柔韧性,极小,捕食性,爬行,功能多样性,功能冗余,余程,研究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性状,BTA,节长,示人,生态效应,海洋牧场
AB值:
0.25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