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文献摘要:
为了解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现状,于2017-2019年对澜沧江西藏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和评价了鱼类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澜沧江西藏段现有鱼类2目5科(亚科)13种,其中土著鱼类9种,外来鱼类4种;摄食生态类型包括杂食性(占比92.3%)和肉食性(占比7.7%)2种;栖息类型包括3种,其中底栖缓流性鱼类物种数比例最高,占61.5%;群落优势种为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澜沧裂腹鱼(Schizothorax lantsangensi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pygopsis an-teroventris);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570~1.249、0.585~0.901和0.504~1.423.总体而言,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但处于稳定状态,所有有历史记录的土著鱼类均采集到样本,所有外来鱼类均是首次记录.为保护澜沧江西藏段土著鱼类资源,建议加强土著鱼类栖息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育,并重视对外来鱼类的防控.
文献关键词:
澜沧江;西藏;鱼类资源;群落结构;多样性
作者姓名:
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王旭歌;陈康;杜红春;杨德国;吴兴兵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2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王旭歌;陈康;杜红春;杨德国;吴兴兵-.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中国水产科学,2022(02):304-313
A类:
lissolabiatus,澜沧裂腹鱼,lantsangensis,Ptychobarbus,kaznakovi,Schizoppygopsis,teroventris
B类:
澜沧江西藏段,鱼类群落结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干流,支流,实地调查,群落的结构,亚科,中土,外来鱼类,摄食生态,生态类型,杂食性,肉食性,底栖,缓流,物种数,优势种,唇裂,Schizothorax,裸裂尻,Shannon,Wiener,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变化范围,总体而言,较为简单,稳定状态,历史记录,土著鱼类资源,鱼类栖息地,人工驯养,繁育
AB值:
0.2493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