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调水前后南四湖藻密度及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为探究大规模调水输入背景下南四湖生态环境演变特征,采用多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综合分析2010-2020年南四湖藻密度、总氮(TN)、总磷(TP)、氨氮、叶绿素a(Chl.a)、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南四湖上、下级湖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年均值范围分别为0.759~0.945、0.719~0.926,水质总体逐渐改善,但TN单项污染指数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可能与入湖河流中高浓度氮输入有关.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初期与严峻旱情的影响,南四湖藻密度、TP、氨氮、Chl.a在2013-2015年发生突变,随后均呈增加趋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运行对南四湖藻密度的年内波动影响强烈,调水工程运行后每年10月份出现峰值,其中2016年上级湖藻密度高达520.0×104 cells/L.湖区藻密度不仅与氮磷质量比(TN/TP)、TP、CODMn、Chl.a呈显著相关,还与降雨、水温密切相关.在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过程中,应强化关键水质指标的污染监管与治理,完善调水方案和水生态危机应急管理办法.
文献关键词:
水质;藻密度;趋势分析;调水工程;浅水湖泊;南四湖
作者姓名:
谭浪;王宗志;白莹;舒博宁;王卫光
作者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9;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南京210098;山东省济宁市水文中心,济宁272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浪;王宗志;白莹;舒博宁;王卫光-.调水前后南四湖藻密度及水环境要素变化特征)[J].湖泊科学,2022(06):1804-1815
A类:
B类:
南四湖,藻密度,环境要素,下南,环境演变,演变特征,非参数统计,统计方法,总氮,TN,总磷,TP,氨氮,叶绿素,Ch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年际年内,湖上,下级,湖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数年,年均值,单项污染指数,入湖河流,氮输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工程运行,运行初期,旱情,内波,调水工程,上级,密度高,cells,湖区,氮磷,水温,保护治理,治理过程,水质指标,污染监管,监管与治理,调水方案,水生态,生态危机,管理办法,浅水湖泊
AB值:
0.3610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