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次生富集成藏研究现状及展望
文献摘要: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落实阶段,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源于其在原始地质条件下扰动后的二次动态成藏.通过综述近些年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1)煤层开采覆岩及底板扰动区可以依次分为导气裂隙带、卸压带及不易解吸带,长臂法开采煤层覆岩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100 m左右,底板采动影响范围可达到50 m左右.(2)遗留煤层气资源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及溶解态赋存于开采扰动区内,与原位储层相比游离气占比增大.依据开采扰动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分布规律,可将遗留煤层气赋存空间分为:三维卸压带、一维卸压带、原始位区,覆岩三维卸压带顶部为潜在煤层气富集区.(3)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量评估方法主要有月下降曲线法、分源叠加法及间接扣减法,后2种方法在国内有较高的适用性.最后指出准确圈定遗留煤层气富集空间及其采动裂隙场,揭示遗留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动态运聚过程,建立遗留煤层气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模型是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成功开发的地质理论基础,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文献关键词:
遗留煤层气;废弃矿井;扰动区;运移富集;资源量评价
作者姓名:
王家琛;杨兆彪;秦勇;杨彦群;董志勇;孟祥昊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8;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家琛;杨兆彪;秦勇;杨彦群;董志勇;孟祥昊-.废弃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次生富集成藏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04):35-44
A类:
遗留煤层气,运移富集
B类:
废弃矿井,煤层气资源,富集成藏,双碳目标,地质条件,动态成藏,煤层开采,覆岩,底板,扰动区,导气,裂隙带,卸压带,解吸,长臂,开采煤层,采动影响,影响范围,游离态,吸附态,开采扰动,储层,游离气,扰动应力,应力场,渗流场,流场分布,煤层气赋存,富集区,资源量评估,叠加法,扣减,减法,圈定,采动裂隙,赋存特征,动态评价模型,资源量评价
AB值:
0.2433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