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文献摘要:
"十三五"期间,围绕"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低"这一制约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大难题,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其他技术攻关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都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4个方面:(1)勘探理念从寻找富集甜点区向高产甜点区转变,开发部署由平铺式到精细化调整转变.(2)围绕高效增产技术方面,在实现由二维地震向三维地震、由直井(丛式井)向水平井实践拓展的同时,创新形成以储层改造为主的系列压裂技术,包括碎软煤间接压裂、方解石填充深部(层)煤层气水平井少段多簇体积酸化压裂、特低渗深部(层)煤层气水平井超大规模极限压裂等技术,初步解决了构造煤煤层气效益开发难题,突破了2000 m以深部(层)压裂改造技术瓶颈,推动了煤层气开发从中浅层向深部(层)的延伸;(3)围绕排采技术方面,创新形成定量化排采多目标优化设计、煤层气井无杆举升、负压排采等关键技术,推动煤层气排采控制由定性向半定量、定量转变,解决了丛式井组集成化排采和水平井下倾排采难题,有效提高了单井产量和煤层气采收率;(4)围绕稳产增产储备技术方面,创新提出包括大直径水平井应力释放采气、煤层气可控温注氮驱替增产等技术,为实现煤层气二次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针对我国煤层气产业处于"爬坡期"和"战略机遇期"的阶段特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在系统梳理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基础上,提出我国煤层气产业"两步走"发展战略:到2025年实现理论与技术新突破,达到国家"十四五"规划年产100×108 m3目标,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到2030年形成针对我国不同地质条件的适用性技术,达到年产300×108 m3目标,成为天然气总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对策是:从技术和管理2个维度,按照资源、技术、人才、政策和投资等五大要素,遵循"技术突破为核心、五位一体、协同创新"原则,研究制定并落实配套保障措施,并从高效开发和提高单井产量两方面,提出关系煤层气产业未来发展9方面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攻关方向,以满足实现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文献关键词:
煤层气;勘探;高效增产;排采;技术进展;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凤银;闫霞;林振盘;李曙光;熊先钺;严德天;王虹雅;张双源;徐博瑞;马信缘;白楠;梅永贵
作者机构: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95;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 任丘 0625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凤银;闫霞;林振盘;李曙光;熊先钺;严德天;王虹雅;张双源;徐博瑞;马信缘;白楠;梅永贵-.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03):1-14
A类:
体积酸化压裂
B类:
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单井产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研究,勘探开发,理论认识,甜点区,开发部,平铺,精细化调整,高效增产,增产技术,二维地震,三维地震,直井,实践拓展,储层改造,压裂技术,间接压裂,方解石,深部,煤层气水平井,少段多簇,特低渗,超大规模,初步解决,构造煤,效益开发,发难,压裂改造,改造技术,技术瓶颈,煤层气开发,中浅层,定量化,多目标优化设计,煤层气井,举升,负压,排采控制,性向,半定量,丛式井组,集成化,井下,下倾,煤层气采收率,稳产增产,大直径,应力释放,采气,可控温,注氮,驱替,二次开发,技术储备,煤层气产业,爬坡,战略机遇期,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难题,两步走,理论与技术,新突破,规划年,年产,定产,不同地质条件,适用性技术,总产量,相应对策,大要,技术突破,五位一体,研究制定,配套保障,产业未来,技术攻关方向,技术进展
AB值:
0.3848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