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煤矿井下随掘地震震源特征及探测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煤矿智能化背景下,随掘地震已经成为掘进工作面安全掘进的地质保障关键技术之一,可实时、超前、精细探明掘进前方的隐蔽地质构造,如采空区、断层、陷落柱等,有效促进掘进生产安全高效.不同于广泛采用的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技术,随掘地震采用了掘进机掘进时震动信号作为激发源,替代了常规地震勘探中的炸药震源,具有震源绿色、安全、成本低、可重复、探掘同步等优点.由于掘进机震源在激发方式、能量、频率、带宽等方面与炸药震源差别较大,因此其探测性能受到很多关注.从随掘地震的震源机制、波场特征、传播距离、成像准确率等方面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其探测性能,认为随掘地震波场中槽波和横波发育,可利用槽波或横波进行超前探测;Y分量具有更好的信噪比优势,但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反射面的走向,相同设备量情况下,Z分量更有优势;随掘地震的直达横波传播距离可达700 m以上,横波超前探测距离可达到300 m以上;随掘地震的直达槽波传播距离可达400 m以上,槽波超前探测距离可达到170 m以上;常规掘进速度下,反射波叠加次数可达到16次,相比常规的一次探测,信噪比可提升4倍,有效提高了探测精度和准确度.后续将通过大量的随掘应用数据进一步修正随掘地震技术的性能参数.
文献关键词:
随掘地震;掘进工作面;动态探测;掘进机震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保利;程建远;金丹;杨小刚;杨辉
作者机构: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保利;程建远;金丹;杨小刚;杨辉-.煤矿井下随掘地震震源特征及探测性能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22(01):10-19
A类:
随掘地震
B类:
煤矿井下,地震震源,震源特征,探测性能,煤矿智能化,智能化背景,掘进工作面,地质保障,进前,前方,地质构造,采空区,陷落柱,生产安全,安全高效,反射槽波,超前探测,探测技术,震动,发源,地震勘探,炸药震源,可重复,掘进机震源,震源机制,波场特征,传播距离,地震波场,横波,反射面,直达,波传播,探测距离,掘进速度,反射波,波叠加,探测精度,应用数据,性能参数,动态探测
AB值:
0.266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