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药灌肠联合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SPID慢性盆腔痛(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剖析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予以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湿热瘀阻型SPID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A组,40例采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B组,40例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协同治疗的患者列入治疗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NR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腰骶酸痛、腹痛、带下增多、疲乏低热)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IL-2,IL-10及TNF-α).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5.00%,相比于对照A组(75.00%)、对照B组(7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R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A组、对照B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A组、对照B组低,且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患者实施中药灌肠与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的协同干预,能在提升疾病疗效、缓解疼痛、改善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中药灌肠;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疼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炜;高晓燕
作者机构: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妇科,江苏南通 22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炜;高晓燕-.中药灌肠联合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治疗SPID慢性盆腔痛(湿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22(18):146-150
A类:
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
B类:
中药灌肠,穴位刺激治疗,SPID,慢性盆腔痛,湿热瘀阻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协同治疗,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灌肠治疗,NR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酸痛,腹痛,带下,疲乏,低热,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协同干预,疾病疗效,缓解疼痛,诸多方面
AB值:
0.1567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