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风水学理念下草原小城镇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
文献摘要:
理想的宜居人居环境应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始于我国传统哲学——易学文化的风水学,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人居状态作为最高追求,重点研究"形"与"气"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视为抽象的"易学"概念在地理空间上的具象化.规划师可辩证地借鉴风水学在山、水、用地、视线等方面对"吉地"的评价原则,以促进宜居人居环境建设.相较于城镇密集地区的小城镇而言,草原小城镇生态资源虽然更为丰富,但其生态环境也更为脆弱,更需要重点关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本文以草原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出发,对风水学理念中与人居环境关系密切的自然与人文因素进行辩证分析,进而探索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原则及方法.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漫辰;徐海林;张琳娜;王久钰;曹诗琦;田硕
作者机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漫辰;徐海林;张琳娜;王久钰;曹诗琦;田硕-.风水学理念下草原小城镇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J].城乡建设,2022(13):63-66
A类:
草原小城镇
B类:
风水学,环境宜居性,和谐相处,传统哲学,易学文化,天人合一,相互作用关系,地理空间,具象化,规划师,视线,评价原则,环境建设,于城镇,生态资源,人工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环境关系,自然与人,人文因素,辩证分析
AB值:
0.2883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