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城市针灸"理论在历史风貌区公共空间的运用——以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为例
文献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与扩张伴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和人口结构的转变.这使部分古老的历史街区的发展日趋衰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土文化财富的流失[1].该文基于"城市针灸"理论,讨论小西湖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更新方式,并把城市负性空间作为"病源点",将历史街巷作为脉络,结合案例进行"治疗"."城市针灸"是一种循序渐进的、遵循共享资源与空间联结的设计方式,通过疏通文化脉络、激活消极空间,可以达到保护街道生态和肌理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城市针灸;历史街区;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彦霖
作者机构:
江苏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彦霖-."城市针灸"理论在历史风貌区公共空间的运用——以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5):121-123
A类:
B类:
城市针灸,历史风貌区,公共空间,南京小西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重心,重心的转移,人口结构,历史街区,衰微,本土文化,文化财,保护与更新,更新方式,负性,病源,源点,历史街巷,循序渐进,共享资源,设计方式,过疏,疏通,文化脉络,消极空间,道生,肌理
AB值:
0.420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