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MSCT与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对比
文献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10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收集的65例IPMN患者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均接受MSCT与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诊断IPMN良、恶性的准确率为96.92%,MRI诊断I P M N良、恶性的准确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S CT与MRI检查I P M N分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MRI检查囊性病灶以及主胰管病灶交通的检出率分别为83.08%、8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 S CT与MRI检查壁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41.54%、35.38%,检查囊性病灶内分隔的检出率分别为76.92%、67.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平均检查时间显著短于MRI检查(P<0.05).结论:MSCT对IPMN所显示的诊断信息与MRI基本一致,两者均是诊断IPMN的有效影像技术,但MSCT检查用时相对更短,可按临床需要具体选择.
文献关键词:
胰腺导管;乳头状黏液瘤;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胰胆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俊;黄国鼎;蓝燚锋;李强;陈仰新
作者机构:
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佛山 528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俊;黄国鼎;蓝燚锋;李强;陈仰新-.MSCT与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鉴别诊断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21):133-135
A类:
B类:
MSCT,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鉴别诊断效果,效果对比,多层螺旋,multislice,spiral,磁共振成像,intraductal,papillary,mucinous,neoplasm,IPMN,佛山市,经手,手术病理,囊性,主胰管,分隔,检查时间,影像技术,胰胆管造影
AB值:
0.2115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