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将乐县小学生屈光状态调查及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将乐县小学生屈光状态调查及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将乐县8所小学的1~6年级小学生,总计人数8420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视力检查,记录基础屈光不正状态,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同时记录性别(男、女)、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看电视的距离、教室光线是否充足(偏暗、适宜、光亮)、户外活动时间、是否经常玩电脑(从不、偶尔、经常)、是否眼保健操(从不、偶尔、经常)、父母视力情况、饮食习惯等.以近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近视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总计人数8420例,屈光不正的小学生有2578例(30.62%),其中近视眼1973例(23.43%),远视眼165例(1.96%),散光眼440例(5.23%),不同年级在近视、散光的发病率上有明显差异(P<0.05).近视组小学生和非近视组在平均年龄、看电视的距离、教室光线、户外活动时间、玩电脑、眼保健操、父母视力、饮食习惯上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大、看电视的距离近、教室光线暗、玩电脑是小学生近视的高危因素,做眼保健操是保护因素.结论:引起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近视,年龄大、看电视的距离近、教室光线暗、玩电脑是小学生近视的高危因素,做眼保健操是保护因素,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小学生视力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近视;屈光状态;将乐县;小学生;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肖爱梅;严春英;谢丽娟
作者机构:
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 将乐353300
引用格式:
[1]肖爱梅;严春英;谢丽娟-.将乐县小学生屈光状态调查及近视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3):75-77,124
A类:
B类:
将乐县,屈光状态,整群,总计,班级,视力检查,屈光不正,散光,体质量指数,看电视,教室,光线,偏暗,光亮,户外活动时间,玩电脑,偶尔,眼保健操,饮食习惯,以近,因变量,统计学差异,近视眼,远视眼,不同年级,平均年龄,惯上,高危因素,保护因素,小学生视力,视力下降,防治工作,视力不良
AB值:
0.2260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